根据1-3岁宝宝的心理特点,用耐心和技巧来训练宝宝的耐力。
正如你所注意到的,耐心不是孩子与生俱来的。它必须时时刻刻、日复一日、年复一年地教给他。他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学会。为了让你的孩子学会耐心,他必须掌握两项重要的智力技能:估计和理解时间的能力,以及理解因果关系的能力。他还需要两项关键的情感技能:忍受挫折的能力和延迟满足的能力。
这些技能是相辅相成的。例如,你的孩子只有在经历了一些挫折之后才能延迟满足。同样,因果思维依赖于对时间如何流逝以及事件如何串联起来的了解。让我们看看你的孩子的忍耐力是如何随着他的成长而发展的。
妈妈们应该记住:对于婴儿来说,耐心意味着只等待两三分钟。如果他的需求得不到及时满足,他的哭闹会逐渐升级,他所学到的所有耐心要求都会被忘记。如果你迅速而持续地做出回应,你就是在教孩子相信他的需求会得到满足。这会让他信任你,并鼓励他下次再等更长时间。
1-3岁幼儿教育内容 1岁幼儿教育内容
一起唱歌。尽可能多地学习歌曲,也可以自己改编歌词。你可以在任何情况下给宝宝唱歌。你也可以让宝宝听一些优美动听的歌曲。研究表明,音乐可以帮助孩子学习数学。
现在是换尿布的时间了。利用这段时间教宝宝认识身体的不同部位。边说边做,这样宝宝的小脑袋就能与你的话语和动作同步。
爬“圈”。妈妈躺在地上,让宝宝在你周围爬来爬去。这是最省钱的“游乐场”,而且很有趣。它可以帮助宝宝提高协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购物时间。花点时间去超市购物。不同的面孔、不同的声音、不同的物品和不同的颜色会让你的宝宝感到快乐和兴奋。
提前通知。睡觉前关灯前,大声宣布:“睡觉了!妈妈要关灯了。”让宝宝慢慢明白因果关系。
逗宝宝笑。轻轻地向宝宝的脸、手臂或肚子吹气,让他咯咯笑。
揉皱的纸巾。如果你的宝宝喜欢从盒子里抽出纸巾,就让他这么做吧!看着他把纸巾揉皱,然后展开。为什么不花几分钱买一个可以训练宝宝感官能力的有趣玩具呢?你也可以在纸巾下面藏一个小玩具让他去找,但当你的宝宝找到它时,一定要表扬他!
小书阅读器。给八个月大的宝宝读两三遍故事后,他就能识别单词的顺序了。给宝宝读书对他的语言学习真的很有帮助!
捉迷藏。玩捉迷藏会让你的宝宝笑个不停。他会明白消失的东西还会再回来。
触觉体验。使用不同质地的织物(丝绸、天鹅绒、羊毛、亚麻等)轻轻触摸宝宝的脸颊、脚或肚子,让他体验不同的感觉。
2岁幼儿教育内容
首先要教会他们一些简单的生活技能,两岁半的时候,他们就可以自己用勺子和筷子吃饭了,三岁左右的时候,他们就可以自己穿简单的衣服,自己梳头、刷牙、上厕所等。
其次,让孩子记住自己的名字,记住父母的名字,更好的还要记住家里的电话号码,这样孩子才能知道分清男生和女生,谁是叔叔阿姨等等,知道家在哪个方向,回家该往哪个方向走。
见到亲朋好友、长辈,能主动打招呼,也能和大人进行简单的交谈,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,大人不要用太主观的判断去强迫孩子做不愿意做的事情,遇到一些事情,孩子可以自己做出选择和判断。
可以学习英文字母,声母韵母等等,可以把这些画挂在家里,还可以学习背诵一些简单的唐诗,听听儿歌儿歌,因为这时候的记忆能力是很好的。
3岁幼儿教育内容
每天和他读一个故事,用家里的大狗Cawley或者买一些有图画的故事书。故事要短小精悍,讲故事时注意加入一些形容词或成语,丰富他的语言能力。让他边讲边复述故事,或者让他看图画编一个故事。不管他编什么,都要鼓励他继续讲,一开始就可以帮他编故事。每天抽出一些时间和他聊天,让他讲幼儿园的生活,然后灌输一些好的道德观。也可以用读故事的方式来灌输,一个故事讲完后,用简单的词语概括故事中体现的美好品质。不断重复,强化印象。抓住一切机会灌输他要有爱心,懂得关心别人,同情弱者。
1-3岁智力发展标准
宝宝1-3岁属于幼儿期,智力发育非常重要,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宝宝的发育情况,及时引导、教育,为宝宝的智力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。
12个月:能站立,借助床边或支撑物迈步,用拇指和食指捡起小球,放下手中的东西,理解“给我”和“再见”,能叫“妈妈”“爸爸”等。
15个月:能独立行走,能从坐姿站起。能用手指指自己的眼睛、鼻子等。能用手势表示要小便或大便。能理解一些日常用语。
18个月:能爬台阶、扶着栏杆上楼梯、使用勺子、翻书、识别图片中的某些事物。
2岁:能跑、能扶着栏杆下楼、能站着踢球、能说5个词的短句、能戴帽子、能提裤子,能控制白天大小便。
3岁:能倒着走路、双脚交替上楼梯、数到10、控制大小便、学会像大人一样打扫卫生、画肖像等。
1-3岁儿童如何学习数学?
教孩子数数,认识数字是第一步。理解数字的意义更为重要。用手指数数已经过时了。数字应该成为孩子看得见、摸得着的东西。
0-2岁:重复记忆
对于还不会说话的婴儿来说,向他们介绍数学的最好方法就是给予他们不断的输入,也就是和他们说话。
虽然孩子要到一岁以后才能记住事情,但是如果父母愿意早点开始的话,这也是可以的。
当你带宝宝爬楼梯时,你可以一边爬一边数数:1、2、3......
和孩子一起搭积木,积木搭好后和他/她一起数数:1、2、3……
如果你经常重复,宝宝就会慢慢学会这种数数方法。当你不再数数的那一天,宝宝甚至会自己提醒你。
2岁后:理解与运用
2 岁以后,你可以开始教孩子使用现实生活中的场景来识别数字,例如时钟、汽车牌照以及生活中任何有数字的地方。通过观察和阅读,孩子还可以培养对数字的记忆和联系。
此时宝宝说话已经比较流利,除了跟宝宝说话,还可以教宝宝“数数”。
当宝宝吃饼干时,指着一块块饼干并数数,告诉他可以吃多少块;
当你去公园时,摘几片树叶并数一数,让宝宝看看有多少片;
在超市买东西的时候,可以数一下水果:1、2、3......数完之后问他:有多少个苹果?
如果宝宝回答:3个!这就说明宝宝已经能数物体的数量,并且理解数字的意义了。
适合1-3岁宝宝的游戏
游戏名称:Pitch
游戏目的:锻炼手眼协调能力,学习观察力和探索目标。
游戏准备:废报纸、脸盆或者废纸篓
游戏活动:在孩子面前把旧报纸揉成团,吸引孩子的注意力(如果孩子有一定的动手能力,可以让孩子帮忙揉报纸)。让报纸团在地上滚动,激发孩子的游戏兴趣。和孩子一起玩扔球、滚球、追球、捡球等游戏。大人示范如何把纸球扔进筐里,然后引导孩子玩“扔球”的游戏。
游戏时间:20-30分钟
使用说明及建议:该游戏适合1-1.5岁幼儿,根据孩子投球情况随时调整距离、篮筐或盆子的大小。
游戏名称:奇妙的录音
游戏目的:体验录音的魔力,聆听自己的声音,并能重复大人说的单词或句子。
游戏内容:大人先用录音机或竖笛说几句简单的单词并录下来,然后播放给孩子听,引起孩子的兴趣。告诉孩子,这是一个“录音机(recorder),它会学习说话。”然后让孩子对着录音机(recorder)说一句话,播放孩子说的话给孩子听,观察孩子的表情和反应。
游戏时间:10-20分钟
使用说明及建议:该游戏适合2-3岁的儿童。为了让游戏更有趣,还可以让孩子假装自己是一支竖笛。当大人说一句简单的话时,孩子要学会重复这句话。
游戏名称:双人双腿行走
游戏目的:锻炼孩子的臂力和平衡能力。
游戏准备:在地板(或场地)上画出圆形、曲线、矩形等以及几个小障碍物。
游戏活动:让孩子骑在大人的脖子上,大人紧紧抓住孩子的双手,快走或慢走或跳,绕过小障碍物。大人从后面用双手抱住孩子的腋下,让孩子的脚站在大人的脚上,一边和孩子一起念诵“一、二、一、二、一”的口令,一边沿着画出的图形走动。
游戏时间:20-15分钟
使用说明及建议:该游戏适合1-1.5岁儿童,大人与小孩可以一起向前或向后行走,速度可快可慢,但要注意孩子的安全。
游戏名称:钻孔
游戏目的:练习手膝爬行,设定方向,提高爬行的灵活性。
游戏准备:孩子喜欢的一些玩具
游戏活动:将孩子喜欢的玩具放在房间某处,吸引孩子的注意力。大人弯下腰用手脚做一个“洞穴”,引导孩子穿过洞穴去拿他喜欢的玩具。孩子拿到玩具后,让孩子玩一会儿玩具,以鼓励他。
游戏时间:15-20分钟
指导建议:该游戏贯穿1-1.5岁幼儿,选择合适的区域或空间,给孩子一个开放、安全的爬行区域。
如何培养宝宝的好奇心
个人示范
父母首先要向宝宝展现自己的好奇心,比如带宝宝出去散步时,要让宝宝对植物、太阳、星星等事物表现出更多的兴趣和探索欲望。
尊重宝宝的兴趣
宝宝可以从吸引注意力和想象力的事物中学到更多东西。如果你的宝宝喜欢音乐,可以经常给他播放音乐,和他一起演奏乐器。如果你的宝宝对昆虫感兴趣,可以和他一起捕捉和饲养昆虫。
简单明了地回答宝宝的问题
对于同一个问题,家长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宝宝的理解能力,给出不同的答案。在给出答案之前,请先问问宝宝是怎么想的。如果不知道答案,就告诉他真相。这会让宝宝知道,人不可能知道所有问题的答案。这也是鼓励宝宝自己寻找答案的好机会。
提供适合宝宝阅读的绘本和书籍
书籍是每一个好奇宝宝获得快乐的最佳媒介。无论是小动物绘本,还是天文绘本,读什么类型的书并不重要。关键是能够引起宝宝的兴趣,宝宝才会喜欢阅读。
开放式问题可以帮助父母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宝宝
“你觉得……怎么样?”“今天在幼儿园发生了什么事情?”这样的开放式问题,让宝宝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,展现出自己的兴趣爱好,也为家长了解宝宝的内心世界打开了一扇窗户。
创造有趣的环境
对于宝宝来说,哪怕是墙上的一幅画,都能让他沉思许久。营造一个能激发好奇心的环境很重要。家长要提供安全、有趣的玩具给宝宝“探索”,并经常更新,保持新鲜感。
你可以灵活,但不能抑制好奇心
有时候,宝宝的“探索”是“破坏性的”,家长可以通过一定的引导,保护宝宝的好奇心,尽量减少“探索”活动的破坏性。如果宝宝热衷于把杯子里的水倒出来,倒在床上、地板上……到处都是,确实很头疼,但可以换个地方,比如带宝宝去卫生间,让他倒进浴缸里;或者倒在容易清洗的厨房地板上。如果有些东西比较危险或者你不想让宝宝玩,家长可以找其他类似安全的替代品。
提供可自由创作的素材
水、粘土、盒子、瓶子和一些手工材料不同于有固定玩法和特殊设计的玩具。不要告诉宝宝如何玩它们或用它们做什么。让好奇心引导宝宝自由发挥创造力。
1-3岁敏感期该做什么
敏感期是宝宝习得某些能力的最佳阶段,如果抓住敏感期进行教育,孩子顺利度过一个敏感期后,心智水平会从一个层次上升到另一个层次。相反,过了敏感期,孩子对学习具体事物的热情就不会再出现了。因此,家长要多了解孩子敏感期的相关知识。
订单敏感期
范围:1至3岁。孩子需要有序的环境来帮助他们认识事物、熟悉环境。一旦熟悉的环境消失,他们就会不知所措。蒙特梭利在观察中发现,孩子会因为无法适应环境而感到害怕、哭泣,甚至发脾气。因此,她认定“秩序需求”是幼儿非常明显的敏感性。
幼儿对秩序的敏感,往往表现在对顺序、生活习惯、所有物的要求上。蒙特梭利认为,如果成人不能提供有序的环境,孩子就会“缺乏建立对各种关系感知的基础”。当孩子从环境中逐渐建立起内心的秩序时,智力也就逐渐建构起来。
如何应对订单敏感期
1~3岁儿童的秩序感逐渐由内向外转移,对外界事物秩序的追求欲望强烈,对物品的摆放、动作的顺序、人物的呈现、物品的归属等有近乎苛刻的要求,如果受到挑战,就会感到不安、焦虑,甚至会表现出偏激、暴力的反应。由于这一时期儿童难以适应,甚至不讲道理,因此也可以称为倔强敏感期。
2至3岁的孩子开始进入敏感倔强期,必须按照孩子的想法和意图去做事,否则情绪就会大变,乱发脾气、哭闹、大吵大闹。此时家长和老师要给予孩子足够的耐心和关爱,也要学会一些安抚技巧。
适合1-3岁儿童:小熊不刷牙
对大人来说很自然的事情,对孩子来说却完全陌生,甚至会感到害怕,他们拒绝出于本能去做一些事情。比如按时刷牙。大人给孩子讲解刷牙的好处,保护牙齿有多重要,但孩子就是不听。大人给孩子示范怎么刷牙,给孩子定下刷牙的规则,但效果并不理想。到了刷牙的时间,他们还是拖拖拉拉,一点也不开心。我们能不能换个思路?比如,和孩子一起分享阅读绘本?
《小熊不刷牙》就是这样一本讲述刷牙重要性、教孩子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优秀图画书,适合所有家长和孩子阅读。好故事总是像一次随意的对话。这个看似平凡的故事,以奇幻的情节巧妙而生动地呈现,既实用又有教育意义。无论你的孩子是否喜欢刷牙,你都有理由爱上这本可爱的图画书。
小蝙蝠德林
这本书里的小蝙蝠德林是一只善良温暖的蝙蝠,也是一只不走寻常路的蝙蝠。其他蝙蝠都是倒着的,但他却是直立的。然而,在一个蝙蝠都是倒着的世界里,他的直立却仿佛是“颠倒”的。因此,在阅读这本绘本时,图画常常让我们疑惑:哪些是对的,哪些是错的?树梢上的月亮为什么其实就在我们脚下?灌木丛和蝴蝶为什么其实就在我们头顶?一切都是颠倒的。这是一本既可以正着看,也可以倒着看的绘本!
打瞌睡的房子
《沉睡的家》是明日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一本书,作者是伍德。本书作者在文字中运用了重复的句式和叠句,形成节奏和旋律,让孩子很容易理解。同时,生动的人物、细腻的画面、独特的色彩运用、逐渐变换的视角,共同营造出戏剧性的氛围,扩大了幽默效果。
1-3岁饮食安排原则注意乳制品的摄入
牙齿尚未发育完全,咀嚼固体食物(尤其是肉类)的能力有限,限制了蛋白质的摄入,因此1岁以上的宝宝不一定非要从固体食物中摄取足够的蛋白质,饮食中也要注意牛奶的摄入。
食品品质多样化
他们的身体仍然需要多种营养物质来维持生长发育,而这些营养物质必须从多种食物中获取。
合理安排每餐营养素的比例
早餐占30%,午餐占40%,晚餐占30%。为了满足宝宝上午活动所需的热量和营养,早餐除了主食外,还应增加一些牛奶、鸡蛋、豆制品、蔬菜、肉类等食物,午餐的进食量应高于其他餐。
食物应该是柔软的、腐烂的或碎的
宝宝的牙齿逐渐长出来,但是胃肠消化能力还比较弱,所以食物一定要软、烂、碎,才能适合宝宝的消化能力。
注意增加每日进餐次数
宝宝的胃比大人的胃小,所以一顿饭吃不了大人那么多,但宝宝对营养的需求又比大人多,所以一天的进餐次数不能像大人一样以三餐为标准,而应该多吃一些。
保持食物清淡、无刺激
应遵循天然、清淡饮食的原则,不添加过量的盐和糖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本站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tintoo.cn/html/tiyuwenda/431.html